一、工作室负责人简介

董霞,六级辅导员,讲师,先后荣获江西省最美辅导员提名奖、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省优秀团干、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所带学生曾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三好学生”“全省三好学生”、所带组织多次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
省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等荣誉。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等职务。参与专著1部,发表论文5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10余项。
工作室其他成员涵盖目前在学工处、团委、外国语、设计学院等辅导员和学生。



二、工作室简介和定位

工作室建设聚焦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党团和班级建设职能”,力争在强化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的建设过程中,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和科学化水平。主要围绕大学生党建、团建、班级建设工作中的重难点,凝练党团和班级建设育人模式特色,构建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同时,通过工作室成员的集体努力打造一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团队,将高校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学生工作模式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思路是打造一个高素质、精业务、讲奉献的学生工作团队为先导,以建立一支具有行远千里的朋辈辅导员工作队伍为目标,以现有的工作基础和特色优势为依托,以政治引导、学习辅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为抓手,在建设期内力争培育一个辅导员精品项目和品牌活动,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学生管理和班团建设成果,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我校大学生管理与教育寻找路径和方法。
三、工作室的建设情况
工作室现有为更好发展,邀请了二级教授张纯做顾问,积极地向曾德生部长汇报并得到其指点,得到了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管经学院的大力支持。辅导员团队中获得省级荣誉近十项,辅导员专业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地理学、统计学、美学、中医药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工作室成员培养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十余人,在高校任教近二十人。工作室团队成员有一支学生团队,核心团队成员6人,其中三人在2002年考上兼职辅导员。学生成员涉及马院、设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1.工作室线下阵地
工作室线下阵地位于管理与经济学院办公楼510,面积达50平方米,包括红色阅读区、研讨区、谈话角、风采展示区。这些区域将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融入线下阵地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辅导员工作室的育人功 能,促进了工作室团队成员的协同成长。除此之外,工作室还实时更新党团班级建设系列理论书籍、辅导员工作实务读物,供工作室成员借阅。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和榜样宣讲团,配合学院和学校深入各班级进行理论宣讲。
2.工作室线上阵地
打造了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公众号——千里工作室,将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领域公众号,已发布的内容涵盖:辅导员谈、班助日记、笔记营读。定期推广党团班级建设成果、工作室动态、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截止目前,关注量稳步提升中。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典型人物和集体,树立典型的同时,提供给其他集体和个人可学习、可模仿的模板。
四、工作室建设的优势和特色
(一)工作室理论研究
“千里”工作室获批项目情况一览表 |
|||
级别 |
名称 |
状态 |
主持人 (参与) |
参与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 |
结项 |
朱景林 (汪念、董霞) |
主持省高校人文社科 |
《后疫情时代江西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
立项 |
董霞(汪念、李登鹏、汪镇潮) |
景德镇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
民营陶瓷企业党组织在试验区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
立项 |
汪念 (工作室成员) |
校级辅导员项目 |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研究 |
立项 |
董霞 (工作成员) |
校级辅导员项目 |
新时期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学生感恩诚信意识研究 |
立项 |
杨昱清 (宋俊杰、董霞) |
中国科协2023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 |
“千里”学风涵养工作室 |
立项 |
董霞 (工作室成员) |
千里工作室积极承担和完成校级以上研究课题,围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如《后疫情时代江西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室成员通过参与省级辅导员大赛、发表论文、主持课题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目前完成了以下任务:
1、承担并完成省人文专项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江西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2、提交研究报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并成功结项;
3、工作室成员发表多篇思政教育相关论文,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二)工作室实践创新
1、结合班级团支部的实际工作,增强班长、团支书工作的联动性,编制并推广《班长、团支书工作手册》,对班团长工作做了底线要求和规范动作。
2、根据实际在支部开展“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党员担任一个干部、对接一个寝室,帮扶一个学生、服务一次社会、开展一次交流、联络一个班级工作。将其汇编成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成长手册发放给支部成员如实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成长手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成功立项中国科协2023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扩大工作室影响力。
4、工作室注重团队建设,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如组织陶艺文化学习和体验活动、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主题活动、赴浮梁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定期交流会议,增强工作室的凝聚力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同时,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五、工作室建设的未来规划
工作室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育人效果,以及如何持续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此外,因工作室在培养学生骨干方面,试图打破学院之间的壁垒,跨学院的培养和试点,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努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工作室未来将:
1、持续深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
2、运用好《班长、团支书工作手册》、《党员成长手册》,加强党团班级建设。
3、进一步发挥微信公众号平台作用,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
4、做好中国科协2023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的建设工作,为工作室提升做好铺垫。
5、依托千里工作室主管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学工部(处)进行推广,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特色学风建设品牌活动。
“千里辅导员工作室”将继续秉承“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工作室将努力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辅导员工作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