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

辅导员工作室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队伍建设 辅导员工作室 正文

景德镇陶瓷大学真“材”实学辅导员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11/07 22:23:26 浏览:

一、工作室主持人简介

邬美洪,男,重庆万州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2010年6月入职景德镇陶瓷学院担任辅导员,2014年担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2016年担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2020年至今担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学院学工办主任。曾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获得校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西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西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

二、工作室简介和定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真“材”实学辅导员工作室于2023年底申报,2024年初成立。目前成员共9人。工作室地点位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号楼104房。工作室定位为学业规划与帮扶,学风建设与监督,学术竞赛与科研,考研升学服务的平台。口号为“铸学风之魂,塑栋梁之材”。

三、工作室的建设情况

(一)团队建设

1.人员构成。团队成员由学院分管学工的副书记和辅导员构成,团队成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是一支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多元化、专业化的团队。

工作室其他主要成员简况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单 位

最高学历/学位

职 务/

职 称

1

计镇华

40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院党委副书记/讲师

2

冯永

35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院党委组织员/助教

3

刘雨

29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助教

4

王登

33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助教

5

许彦禛

27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助教

6

曹扬

26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助教

7

陈伊婧

25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

8

刘钰影

25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研究生

辅导员

工作室成员近五年获省级以上主要荣誉、科研、奖励等情况

序号

名称

级别

时间

授予单位

1

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省级

2017年

共青团江西省委

2

全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省级

2019年

共青团江西省委

3

全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省级

2021年

共青团江西省委

4

全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省级

2021年

共青团江西省委

5

江西省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活动二等奖

省级

2023年

江西省教育厅

6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省级

2023年

江西省教育厅

7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省级

2023年

江西省教育厅












2.团队协作。建立了定期推行相关工作交流的沟通机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阵地建设

根据工作室的定位和需求,选择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便利的1楼104房间,最靠近入口和学院考研自习室的场地作为工作室的办公室地点。室内沙发、桌椅、电脑、书架等办公设施齐全,墙面标语、书籍杂志、绿植等安放妥当,可满足办公、一对一谈话、小型会议,小型活动等功能,布置温馨,环境良好。其余可用场地有8号楼一楼3间考研自习室,材料学院活动站,组阶03会议室,学院二楼辅导员之家,学工、团委办公室。建立工作室网络宣传队伍。借助学院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开展教育宣传,实现网络育人的效果。

(三)内容建设

1.制定学风建设方案。先后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本科生学风建设活动方案》《2024年本科生学风建设活动方案》《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本科生学业帮扶机制》等学风建设方案。

2.完善学风建设体系。工作室分4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专门的成员负责常态化开展工作。

(1)学业规划与帮扶。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建立学业目标,树立学业自信,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建议意见,推动学业导师制工作等。开展学业提醒,学业预警,学业帮扶等活动。

(2)学风建设与监督。主要包括学生课堂、晚自习纪律,无机课堂实施情况,考试等学风检查;辅导员班主任听课;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监督;诚信考试、学术诚信教育等。组织指导学风榜样宣讲,优秀校友话成长,学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评定,晚自习,最美课堂笔记,最美材料人评比等学风建设活动。

(3)学术竞赛与科研。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验活动提供支持帮助,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组织院级学科竞赛或各类省级以上比赛的初赛,为老师和学生牵线搭桥,组建团队等科技竞赛服务。

(4)升学服务与指导

服务学生考研升学,考研自习室管理,学生考研指导,解答考研问题,复试指导,组织考研经验交流会。

3.打造学风建设平台。结合工作室职能,依托工作室场地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场馆,建立相应平台(1)学业指导帮扶站。打造工作室成员对学生开展学业指导咨询和对学业困难学生开展学业帮扶的平台。(2)学风辅导监督室。打造学风建设指导以及开展学风监督检查平台,组建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互助交流活动。(3)学习学业交流点。为考研学生或班级提供考研升学交流平台,定期举行学风建设沙龙等活动。(4)学术竞赛活动场。提供学院科技竞赛提供场地和学生参赛提供备赛场地和学术交流、讲座报告等平台。

(四)活动建设

1.常规活动。常态化开展晚自习评比活动,课堂笔记评比,奖学金评定,课堂纪律检查,学业帮扶,科技创新,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学风榜样宣讲,优秀校友话成长,考研经验交流会,学风督查活动。每月开展学风建设座谈会1次,学风月报总结1次,学风建设推进会每周1次,辅导员随堂听课2次。

2.特色活动。开展无机化学竞赛、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大赛,暑期三下乡科技见习,毕业生科技展等。各个企业奖学金评定,颁奖等活动。

四、工作室建设的优势和特色

(一)具有良好的基础

1.优良的学风建设传统。材料学院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最早的院系,有优良的学风传统和根基。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在各行各业为陶瓷行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陶瓷黄埔的美誉和陶院现象的口碑,这些反映出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他们在校期间的拼搏和努力。

2.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材料学院有全校,比例和数量最高的高学历教师,大都毕业与高水平大学。学院聘请优秀的年轻博士担任班主任或学业导师,对于提高学生学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具有明显的优势

1.持续的校企合作支持。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了学风建设,资助育人品牌化建设。多家企业常年在材料学院开展奖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支持学生科技竞赛。先后设立“宏宇”奖助学金、九牧“勉学育英”科技创新奖学金、“海赛米克”奖励基金、“碧虎”最美材料人奖励基金等。

2.高标准的学生培养要求。学院借助工科专业开展工程论证的机会,以工程论证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各环节严谨,重视实效,多方借力、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提升学风。

(三)具有显著的成效

1.学生科技竞赛。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斩获省级以上荣誉多项。

2.学生考研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率连续多年逐年提升,从 2018 年的 11.88% 提升到目前2024年的 28.57%。

3.成员科研成绩。近年来工作室成员积极申请校级以上思政相关科研项目近6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五、工作室建设的未来规划

(一)加强工作室建设,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每月各个模块至少开展一项活动,持续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氛围来保持良好的学风状态。

(二)针对工作室建设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形成一批学风建设相关成果。工作室成员全年就自己所负责模块研究领域完成一次内部工作成果介绍。撰写工作相关论文或工作案例一篇,在工作室平台至少发表一篇网文。

(三)努力提高学生科技竞赛成绩,争取取得更多的省级以上的竞赛获奖。争取持续提高学院学生考研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