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讲党史微课堂|第80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伟大的吕梁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29 21:30:32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充分发挥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党委学工部 、团委在全体辅导员中开展“辅导员讲党史”微课堂100讲,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党史知识、党史小故事等内容进行播讲。

主讲人:陈洎梦

陈洎梦,男,汉族,中共党员,陶瓷美术学院辅导员,陶瓷美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江西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20年9月担任辅导员以来,先后荣获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征兵工作优秀个人、“暑期实践社会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2021指导的“瓷忆井冈”队伍获江西省暑期实践社会实践一等奖。

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伟大的吕梁精神

吕梁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中国红军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山西吕梁,一个千沟万壑中始终蕴藏着生机与希望的地方。70多年前,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在这里诞生。小说讲述了晋绥解放区民兵英雄抗日的事迹,颂扬了吕梁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在强敌面前不低头的精神。2017年6月,在山西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交相辉映一脉相承。

“吕梁精神”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铸而成。在异常艰险的革命斗争中,吕梁儿女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奋战斗争、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涌现出贺昌、刘胡兰、刘少白等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老区人民奉献革命的壮丽篇章。

土地革命时期,吕梁诞生了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吕梁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既是阻敌西进的坚固屏障,又是保卫延安党中央与陕甘宁边区的前卫阵地。1940年至1945年,晋绥边区支援中央的经费占到边区财政的50%至60%,其中,吕梁几个专区就占到了70%。吕梁3万余儿女加入八路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吕梁人民浴血奋战,逐步发展沉淀出以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吕梁精神”。

“艰苦奋斗”是“吕梁精神”的基石,体现为“不畏艰难、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勇于胜利”的精神本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弘扬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更是吕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吕梁人特有的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奋斗精神,体现为“不畏艰难、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勇于胜利”的精神本质。

“顾全大局”是“吕梁精神”的核心,表现出“甘于奉献、无私无畏、勇于牺牲、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顾全大局就是要增强全局意识,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顾全大局是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表现,需要甘于奉献和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自强不息”是“吕梁精神”的精髓,反映了“英勇顽强、锲而不舍、团结拼搏、奋发有为” 的人生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勇于创新”是“吕梁精神”的灵魂,表现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气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吕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的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吕梁精神都发挥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版权所有 © 2010-2015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工作处办公室:0798-8499625 微信公众号:陶大学工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 邮编:333403
技术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