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讲党史微课堂 | 第70讲:勇赴国难 薪火相传——东北抗联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23 16:54:19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充分发挥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党委学工部 、团委在全体辅导员中开展“辅导员讲党史”微课堂100讲,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党史知识、党史小故事等内容进行播讲。

主讲人:翁世杰
   翁世杰,男,汉族,中共党员,助教,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美术系辅导员,科院青年教师团支部书记。2012年8月起担任辅导员至今,曾获得江西省微团课大赛优秀奖,并先后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社团指导老师、征兵先进个人等。
   勇赴国难 薪火相传 ——东北抗联精神
   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中国人民顽强抗争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出永恒不朽的光辉业绩,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东北的侵略战争。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仅4个月零18天的时间,日本就占领了东北全境的主要城镇,烧杀奸掠,无恶不作,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立即向全国各族人民和共产党员发出了“抗日救国”的号召,许多革命志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期决死的斗争。河南的杨靖宇,辽宁的赵尚志,四川的赵一曼……,他们舍弃家庭,拯救国家,把中华民族爱国自强的光荣传统升华到崭新的阶段。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是抗日战争场上名扬四方的女英烈,连敌伪的报纸也惊叹于她“红枪白马”的英姿。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怒斥日军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人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

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吉林深江与日本侵略军孤军奋战五昼夜后英勇牺牲,年仅35岁。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看到的却是草根和棉絮,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在东北与杨靖宇齐名并称为“南杨北赵”的赵尚志将军曾言:“没有国哪有脸”,发誓不赶走日寇不结婚、不洗脸。其英雄主义气概,令日寇闻风丧胆。

1942 年2月12日,在一次战斗中,赵尚志被叛徒出卖,受伤被捕,后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34岁。日寇残忍地从他的遗体上锯下头颅,将其身躯投进松花江。两位将军戎马一生,留下的只是身经百战的磨难,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胆忠心。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东北抗联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永不衰竭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揭示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实现“伟大梦想”中的重要作用。

青山处处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十分有必要弘扬东北抗联这种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版权所有 © 2010-2015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工作处办公室:0798-8499625 微信公众号:陶大学工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 邮编:333403
技术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