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搭建辅导员赋能成长、交流学习平台,近日,在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期间,我校开展第30-33期辅导员工作沙龙,围绕“高校辅导员新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路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干预策略”四个主题依次展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银娇,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部、系)党委副书记,学团机关干部,辅导员共计80余人参加。
围绕“高校辅导员新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路径”主题,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聂铭洁,考古文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婷,管理与经济学院学工办主任董霞、考古文博学院学工办主任彭天旺,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王鹏等进行了发言,分享了新质思政的内涵特征、数字化转型下能力素养要求及基于学生成长数据的精准引导策略。与会辅导员聚焦新质能力转化为育人实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等问题展开研讨,为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围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主题,校团委副书记范文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计镇华、管理与经济学院辅导员马炎炎等进行了发言,从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路径、网络舆情的早期识别与正向引导实践案例、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融合机制等内容进行分享。与会辅导员就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围绕“高校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主题,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余稀,学生工作处学生科科长李海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邬美洪等进行了发言,从突发事件的类型分级与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应急处置流程的规范化设计、事后心理安抚与教育引导闭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与会辅导员围绕如何将突发事件应对方法更好地融入日常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
围绕“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干预策略”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惠玲,美术学院辅导员杨欣萌,设计与艺术学院辅导员赵珂、黄子璇,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曹晓东等进行了发言,结合真实案例分享了不同学科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早期筛查心理危机学生、危机后学生的心理重建与成长支持策略等经验。与会辅导员围绕如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调整工作策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氛围热烈有序,思想碰撞不断。
会上,胡银娇认真听取了辅导员沙龙分享内容,对本次辅导员沙龙开展的质量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在总结中强调,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会,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学习提升会,希望全体辅导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育人工作的挖掘和提炼,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真正做到“铸魂润心,求真力行”。
据悉,辅导员沙龙系列活动旨在以辅导员沙龙为交流平台,在朋辈交流中探索问题、共享经验、创新思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