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斌,景德镇陶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2次,校三好学生1次。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分别斩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20余项,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发表会议论文3篇,主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项目一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心如止水,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这12个字贯穿着崔晓斌的整个大学生活。从大一起,他就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始终保持高度自律的状态,一步步追逐自己的梦想,不在纷繁多样的大学生活中迷失自我。每堂课总能在第一排见到他的身影,课后也不着急离开,而是主动留在教室把课后习题做完,夯实学业基础。关于学习,他认为要学会主动学习。如果只是随波逐流,只是课堂上跟着老师走,那么在学习上会变得极为被动。他说:“首先要明确直接的目标,制定好年、月等长期任务,然后合理地规划、安排自己的事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有所区别,除了课业学习,还要考虑其他外界因素。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良好的心态以及时间、精力的合理安排,他只要确定了一件事,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直到完成,至于结果他反而并不认为那么重要。

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十分重要。前行的路上挫折和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快速摆正自己的心态,不受外界影响,是他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就如同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认为,如果能在学习之余抽出时间锻炼,学习和体魄两头兼顾,最为理想。此外,他经常向辅导员、学长学姐寻求指导和帮助,从“过来人”那寻求学业困惑的解答和人生经验,使他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他坚信“那些日复一日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子,终会让人在某一天看到坚持的意义。”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风始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崔晓斌在大一就加入了实验室。为了更好地参与实验,他自学单片机、C语言、Solid works、CAD、文本撰写,与来自不同专业但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作战。比赛失利是常事,但从失败中学习并快速成长,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他说:“我应当感谢挫折与困难,在低谷时期所树立的信念比我在顺境时更为坚定,我非要做出来不可!”比赛准备期间,他有时为了实现一个功能,整天待在实验室内,钻研到凌晨两三点是很常见的事。在团队老师的指导、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崔晓斌作为队长带领队伍斩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他说:“奖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在实验室学习、参加竞赛、投身科研,去了解这个世界。此外还培养了一些技能,有了更多的思考。”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重山自有奇花开,且看云卷云舒来。”回望过去两年时光,崔晓斌有幸加入课题组,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逆境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崔晓斌在实验室的时光里,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培养出了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他参与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竞赛,都如同一块块基石,稳固地支撑着他不断向更高的山峰攀登。这些经历让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精准决策,在团队合作中能够有效沟通、协调各方。“虽为萤火,亦可增辉日月。即为尘埃,亦可补益山河。”一路走来,崔晓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争取为国家为民族解决前沿难题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