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专题】从“小思政”教育到“大思政”格局
发布时间:2019/05/08 14:36:04  浏览次数:

2019年的春天,为高校思政教育吹来了别样东风,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润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播种了新希望,点燃了新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高度,明确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定位和态度。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且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日益崛起的雄姿昂首阔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上,以奋进勃发的精神风貌昭示世界。今日的中国吸引了众多留学生来华,这些留学生同样是中国高等教育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小思政”,要把“小思政”教育发展为“大思政”格局。

一是扩大思政教育范围。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是我国高校在校生,以中国学生为主。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多,我们有必要把来华留学生也纳入思政工作对象范围之内,扩大思政教育的受众范围。准确来说,高校思政教育对象应包括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来华留学生等在内的广大高校在校生。这是对“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呼应。

二是丰富思政教育方式。随着思政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思政教育课程有必要纳入留学生教育课程,建设“思政体验课”,推动体验式教育。年初,我校举行首届“守正创新”辅导员思政晚会,师生代表600余人观看演出。无独有偶,2018年底中国音乐学院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举行了思政教育特色实践音乐会。这是极具特殊特色的思政体验课,更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手段的创新。

三是抓好思政特殊群体。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思政教育,必须加强对留学生的培养和价值引领。只有引导留学生全面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他们对中国产生认同感,真正地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因此,如何跨文化背景下,同时成功地把我国优秀文化、价值观念融入留学生教育之中,是思政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小思政”到“大思政”,从局部教育到把握全局,迎着2019年的春风,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辅导员的这份责任田里,“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 刘青 国际学院辅导员)

版权所有 © 2010-2015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工作处办公室:0798-8499625 微信公众号:陶大学工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 邮编:333403
技术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