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

广雅鳣堂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本科生工作 正文

【广雅鳣堂】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占绍林来校讲学

发布时间:2025/11/20 17:18:32 浏览:

 

11月18日下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占绍林应邀做客我校广雅鳣堂,在湘湖校区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报告厅作题为《技能成就人生》的专题讲座,师生代表共200余人现场听讲。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希才主持讲座。

占绍林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的陶瓷拉坯生涯,从“学徒百家饭”到“授人以渔”,娓娓道来一位乡村少年如何成长为一名陶瓷匠师的艺术之路。他回顾了自己从1994年初到景德镇,在严冬中赤脚踩泥、苦练拉坯技艺的艰辛岁月,也分享了自己“吃百家饭”,走遍景德镇各大窑口的实践经历。

讲座中,占绍林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陶瓷器形的演变与特征,从康熙梅瓶、雍正天球瓶到乾隆百鹿尊,翔实展现了传统造型的文化内涵与工艺精髓。他还对比了国内外拉坯手法、设备与泥料的多样性,强调了在继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占绍陶艺实践基地”创始人与多位“全国技术能手”的导师,占绍林特别分享了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他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已培养徒弟17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多人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他强调:“只有打破门户之见,把技艺传给更多人,陶瓷行业才能生生不息。”

在交流环节,面对学生关于如何平衡兴趣与技能学习的提问,他鼓励在场学子,技能学习是一个“从手到心”的过程,初期难免枯燥,但唯有通过千万次的重复与琢磨,才能实现从“会做”到“做好”再到“创造”的飞跃。他特别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真正的学问在广阔的实践天地中,鼓励大家多动手、多交流,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分享,更是一次工匠精神的传递。占绍林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了“技能成就人生”的深刻内涵,为陶大学子树立了“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行业标杆。

占绍林,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教授,曾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轻工大国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首批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华十大绝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江西省赣鄱英才555领军人物、江西省首届“赣鄱工匠”、江西省首个“拉坯大师”、江西省省级B类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